2021-01-09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网
2020东方财富私募风云榜论坛于2021年1月9日下午在上海隆重举办。论坛以“新机遇·新动力·新格局”为主题,特邀银行理财子公司、信托及私募基金行业精英开展主题演讲和圆桌对话,重量级嘉宾汇聚,共谋资本市场动态及资管行业发展。
宁波灵均投资管理合伙企业董事长蔡枚杰在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用量化定义投资之道》,以下为演讲实录:
蔡枚杰:感谢东财私募风云榜的这次机会,跟大家一起交流探讨量化投资。我想在座的很多人可能对量化还是不够了解,存在很多误区,所以我讲一些科普性的东西,帮助大家更全方位了解量化。
首先为什么选择量化赛道?
我们跟客户交流过程当中,讲到量化我们会把主观投资比成中医,量化比成西医,中医看病靠经验累积,西医看病靠数据分析,那到底是主观好,还是量化好呢?不存在可比性,方法用的完全不一样,能赚钱的就是好策略。
近些年海外量化发展变化很大,全球私募基金前十大排名里面,2004年含量化的只有两家,到了2020年,不含量化的只有两家,说明科技本身的发展,对于金融的推动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不管你关注不关注量化,量化本身的科技赋能是显而易见的。
国内量化的发展,最早是从2010年的时候有沪深300股指期货开始,到现在已经有十年的时间了。这个过程当中,其实经历过很多挑战,真正被市场留下来的专业量化机构都经受住了这种挑战,并且不断的迭代自己。对比海外机构,首先从量化的策略资金占比看,美国财富管理行业市场比国内A股大很多,规模比我们大这么多,量化资金占比能达到40%,但是国内量化管理资金占比只有15%。从程序化交易的比例来看,美国目前占比80%左右,中国只有20%。量化这个赛道,不管是从美国还是中国来看,整体的占比会非常高,因此从国内目前的行业业态来看,未来量化的发展空间非常大。
当前国内资产端业态变化带来的机遇有哪些?
首先国内资产端业态在发生变化,在座各位应该会感受到固收类产品等等的收益率在下降,但客户的需求还是存在的,大家都在寻求绝对收益的产品,但是不知道此类产品在哪里,这其实给量化带来了非常好的机遇。其次,规模的压缩和整体的到期压力,使得信托到期压力非常大。2020年12月底是信托兑付的高峰期,大家也可以看到兑付高峰期这个阶段里面,有很多的未兑付等等。此外,对于追求绝对收益的产品需求非常大。因为资管新规以后,净值化产品转型过程当中,听到最多的是固收+。我相信任何一个机构,不管你关注不关注固收+,我们在2020年都深刻感受到量化发展的空间,包括量化规模的增大,说明市场对量化产品需求的热度在不断攀升。
其次国内量化近十年的发展过程中,这个行业一直在不断迭代,经历了量化1.0、2.0、3.0。量化1.0是非常基础的,以传统多因子、基本面为主,更多的还是线性组合。到了量化2.0,大家开始以高频价量策略为主,随着机器学习等算法快速发展,量化投资和计算机技术深度融合。到了3.0版本,以灵均为例,在2019年、2020年我们做了很多前瞻性布局,包括综合基本面、价量、另类数据、新技术、多周期、多策略、算法交易等等。大家在这个领域生存,比的其实是谁做得更极致、更深入、更加融合。量化的盈利来源更加丰富,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坚实的基础,并且随着新策略的不断研发,超额收益随规模增长的稀释程度可控,预计未来整个行业的规模至少可以翻两番。
量化发展过程当中新趋势在哪里?
经常有人质疑量化行业能做大吗?容量够吗?大家误解量化策略容量做不大,问题的源头在哪里?大家最早接触量化产品应该是中性产品,这一类产品代表量化的容量吗?完全不是,中性产品相对来说容量比较少,不代表量化策略容量小。超额收益本身随着市场的进入资金越来越多越来越难做,超额收益多少都会下降,但同时国内对冲成本一直居高不下,所以为了对投资者负责,我们把中性产品封闭了。但其实量化策略可以有很多种类,比如量化选股、指数增强、多空多策略,量化的容量其实还是非常大的。2020年传统的股票多头做得非常好,我看到一篇最新的理财文章说2020年做得好的量化机构中,点到了灵均,点到了明汯。但是真要跟传统股票多头、公募基金对比的话,我认为量化选股更有可比性。量化选股不一定非要追踪哪个指数,它是和最优秀的标的进行对比。
从2004年到2020年这16年间,中证500指数平均年化收益是12.82%,沪深300指数年化收益11.19%。市场上做得比较好的金牛股票多头,年化收益有多少呢?比如市场上管理资产接近千亿的股票多头机构,年化收益15%-16%左右。如果和指数本身对比一下,年化超额大概是3%-5%左右,目前头部量化机构能做到30%-35%的年化超额,中等的也能做到20%以上,从这个角度对比量化和传统股票多头更科学。
截止2020年底,传统股票多头规模有约3.5万亿,但是量化的规模只有5000亿,如果量化也发展到3.5万亿规模的话,超额收益一定也会下降。但是现在这个赛道红利非常明显,而且这个赛道才开始,这也是我们非常能感受到2020年很多券商也好,银行也好,包括一些后发优势的银行都在配置量化的原因。
最后再讲一下量化迭代的历程,跟大家普及一下量化,以灵均投资为例,其实它是需要不断迭代的。量化这个行业非常辛苦,每天都要学习,一不学习,一不迭代,马上就会被市场抹平,然后要再追上就很艰难,所以这个行业很不容易。2015年灵均布局基本面,2016年布局机器学习,2019年我们有自己的期权团队,2020年进一步降低换手率,整体的迭代流程随着财富管理行业认知的不断加深,量化的规模也在增大,这需要量化从业人员不断的迭代,不断的提升。因为模型不是量化投资的核心,模型更新迭代的能力才是。所以我觉得任何一个量化对冲私募基金,如果它模型没有时刻迭代,投研实力没有提升,会被市场熨平它赚钱的可能性,所以量化这个行业投研的持续迭代非常重要。这也是灵均最为看重的,只有不断迭代自身投研实力,才有可能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保持屹立不倒的位置。
在继续浏览本公司网站前,请您确认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是一名“合格投资者”。“合格投资者”指根据任何国家和地区的证券和投资法规所规定的有资格投资于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专业投资者。例如根据我国《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合格投资者的标准如下:
一、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1、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2、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前款所称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
二、下列投资者视为合格投资者:
1、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等养老基金、慈善基金等社会公益基金;
2、依法设立并在基金业协会备案的投资计划;
3、投资于所管理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
4、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投资者。
如果您继续访问或使用本网站及其所载资料,即表明您声明及保证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为“合格投资者”,并将遵守对您适用的司法区域的有关法律及法规,同意并接受以下条款及相关约束。如果您不符合“合格投资者”标准或不同意下列条款及相关约束,请勿继续访问或使用本网站及其所载信息及资料。
投资涉及风险,投资者应详细审阅产品的发售文件以获取进一步资料,了解有关投资所涉及的风险因素,并寻求适当的专业投资和咨询意见。产品净值及其收益存在涨跌可能,过往的产品业绩数据并不预示产品未来的业绩表现。本网站所提供的资料并非投资建议或咨询意见,投资者不应依赖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及资料作出投资决策。
与本网站所载信息及资料有关的所有版权、专利权、知识产权及其他产权均为本公司所有。本公司概不向浏览该资料人士发出、转让或以任何方式转移任何种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