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28
文章来源:《金融时报》
从规模维度来看,国内量化投资起步较晚,从萌芽、初生到快速发展不过十几年时间,虽然规模较海外市场存在一定差距,但其未来发展潜力巨大。从宏观层面来看,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和中信证券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末量化私募基金管理规模为4000亿元,2020年末为7000亿元,2021年末为1.18万亿元,2022年末为1.5万亿元,当前在私募证券基金中占比仅为25%左右,发展空间较大。
近两年,量化投资在国内资本市场越来越受到各方关注。公募基金方面,部分主动量化基金以优异的业绩表现,频频获得资金青睐,产品规模持续增长。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募量化基金规模增幅超过三成。实际上,私募量化投资早就以相对较好的超额收益受到投资者关注,市场规模更是在几年前就超过万亿元。
随着量化投资在国内市场的兴起,投资者该如何看待和理解量化投资?量化投资正在给国内市场带来哪些影响?对此,《金融时报》记者采访了宁波灵均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灵均投资”)首席投资官马志宇,就国内量化投资行业发展及近期市场热点问题进行交流。
《金融时报》记者:灵均投资是专门做量化投资的私募机构,您也曾供职于美国知名对冲基金。请简要介绍一下什么是量化投资以及海外相对成熟的证券市场上量化投资概况。
马志宇:量化投资是基于对海量的金融数据(包括价量类、基本面等维度的公开数据)进行分析,进而提取有效信息、组建策略模型,由模型运算的客观结果对全市场个股进行收益预测,选取模型预期收益相对较高的一篮子股票进行分散化投资决策的过程。其最大的特点在于通过数量化的方式进行投资决策,避免了人为情绪化判断。
量化投资过程可分为策略开发和实盘交易两个过程。在策略开发过程中,量化研究员会把与股价相关的海量历史数据,包括但不限于涉及价量交易类、公司基本面、公告文本新闻类等数据,进行分析、回测、提炼,进而生成有效信号,之后再把众多信号汇总,形成投资策略。在实盘交易过程中,先获取到市场上最新的数据,策略模型会基于每日或者每一个交易时段最新数据形成新的投资决策指令,比如当日的买单或者卖单,再把投资指令通过程序化的算法交易进行交易执行,这就是整个量化投资的流程。
纵观海外资本市场,量化投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一种相对主流的投资方式。就全球范围而言,海外对冲基金行业的规模一直以相对稳定的速度增长,而其中量化对冲基金的占比又相对较高,尤其是在规模排名靠前的公司中,量化对冲基金占比超过半壁江山,头部效应较为明显。
《金融时报》记者:从行业规模看,这几年国内量化投资进入较快增长期,也越来越受到各方关注。与海外市场相比,国内量化投资行业目前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马志宇:从国内资本市场来看,量化行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从规模维度来看,国内量化投资起步较晚,从萌芽、初生到快速发展不过十几年时间,虽然规模较海外市场存在一定差距,但其未来发展潜力巨大。从宏观层面来看,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和中信证券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末量化私募基金管理规模4000亿元,2020年末为7000亿元,2021年末为1.18万亿元,2022年末为1.5万亿元,当前在私募证券基金中占比仅为25%左右,发展空间较大。
其次,从微观层面的策略模型分布对比来看,因为海外市场多以机构市场为主,海外对冲基金策略规模占比前三分别为股票策略、宏观策略、多策略;而国内A股市场的错误定价更多、流动性更好,因此,国内量化选股策略或多头策略更具有吸引力,此外是指数增强策略,以及市场中性策略和CTA策略。
再次,国内量化私募的收益能力以及超额能力更加突出。海外量化基金目前杠杆前的超额水平基本不高于5%,而目前国内量化私募的多头策略和指数增强策略年化超额收益相比海外量化策略表现来看,能够保持在一个具备相对优势的水平。
《金融时报》记者:继量化私募快速发展之后,国内公募量化基金也正呈现出蓬勃增长态势。您认为国内量化交易快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行业未来增长情况如何?
马志宇:首先,国内资产管理端的需求和供给都在不断增长。随着中国经济规模的增大,资本市场自身在不断发展壮大,居民的投资需求与日俱增。其次,国内资本市场可提供的金融工具日益丰富,一些新的交易规则和衍生品的丰富和完善,例如融券做空、中证1000股指期货等方式和品类,也将进一步推动量化行业的发展。再次,量化投资对资产组合配置的意义和作用明显。量化投资与主观投资互为补充,为投资者提供了不同的投资体验和投资选择,从过往几年的实际操盘表现看,量化私募超额等各方面都具备较好的整体策略稳定性和收益性,对投资者具有不错的吸引力。
展望行业未来发展,目前国内量化市场仍处在快速发展阶段,存在头部效应的可能性。在一个自然竞争的行业,头部效应是一个自然现象,普遍存在于各个行业之中,假如行业本身发展达到一定规模,高速增长逐渐消失、行业内部竞争加剧,最终会出现头部效应。当今国内量化行业发展迅速,同业竞相努力把蛋糕做大,量化整体份额以及中国对冲基金海外份额都有较大的成长空间。事实上,量化投资行业排序还远远没有固定下来,现在的头部也不一定是未来的头部。在灵均投资的企业文化中,我们就强调“危机感、持续奋斗”,因为任何因子、策略模型以及管理模式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都需要持续更新提升、迭代成长。
《金融时报》记者: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量化投资给国内资本市场带来哪些变化?
马志宇:第一,量化投资能有效补充市场流动性。从量化投资的逻辑出发,量化类产品的持仓更加分散、调仓更快。例如,100万元的资金可以在半个月的时间里买入并卖出10只股票,完成一次双边交易,这类似“鲶鱼”,能够一定程度上补充整个市场的流动性。
第二,量化投资通过多因子模型发掘公司价值,长期会使市场更加有效、定价更加合理。回顾美国市场以及中国A股市场的发展,量化投资的发展会降低股票市场波动,缩小价格与价值偏离。目前国内主观投资部分资金较为聚焦大盘股的价值发掘,而量化投资基于海量数据则对全市场股票进行分析,其对于中小盘股票降低波动、价值回归的效应更加明显。
第三,量化投资在面对市场波动时相对更加稳健。量化选股策略或多头产品基本是满仓运作,如果策略正常运作,除非面对赎回,否则不会主动进行减仓操作。对比而言,混合型基金和可以减仓操作的主观基金,在面对市场大环境的波动时,反而会采取措施,可能进一步加剧波动,使市场更加不稳定。
第四,选择量化类产品能够帮助广大投资者更好地完善家庭的整体资产配置,有利于投资者资产的长期保值增值,进而推动资本市场的发展。
《金融时报》记者:A股市场全面注册制落地,另外在科创板方面,券商做市制度也已经快速落地,未来也可能进一步推广。这些改革创新举措对量化投资带来哪些影响?
马志宇:全面注册制将对量化投资发展产生十分正向、积极的影响。首先,全面注册制将提升市场可交易股票的数量,进而有助于量化机构更好地进行分散投资,进一步降低交易风险和策略之间的相关性,同时对策略模型容量的提升起到积极作用。
其次,全面注册制将助于提高市场流动性,为量化投资提供更多的投资选择和交易机会,可进一步优化提升策略模型执行效率和投资回报。
再次,全面注册制将拓展量化投资工具箱,进一步降低对冲成本。例如,扩大融券券源能有效缓解融券券源不足和量化私募融券难的问题,降低融券难度和成本,利好量化市场中性策略。
最后,全面注册制要求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更加准确全面,这将有助于量化投资制定和优化策略模型。更加充分的信息披露将提供丰富的公司财务、基本面、运营情况以及社会舆情等数据,这些将更易于被量化机构和投资者获取和分析,进而有效提升量化策略模型对上市公司的价值和风险评估,做出更加科学的投资决策。
《金融时报》记者:说到量化投资,很多人会将其与传统主观投资做对比。对于这两种投资方式的优劣或二者的关系,您怎么看?
马志宇:第一,投资底层逻辑无差别。量化投资和传统投资的相同点在于都是从数据中提炼信息,形成深刻认知后,再转化成投资决策。主观和量化对市场价值发现的根本作用没有差别,对科技与金融工具的属性认知无不同,对市场优化配置都起着积极的作用;但两者研究方法存在差异,对科技与金融工具的使用不同。
第二,主观和量化各有所长。主观投资的优势在于深度方面,而量化投资的优势在于速度和广度。量化投资是由计算机进行投资决策,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比如对于全市场5000多只股票都做一个分析决策,在速度上是具有优势的。在广度上,量化投资对于一些弱逻辑具有比人脑更胜出的感知优势。
第三,二者可以相互学习。无论主观或者量化,还是机构与个人,对于当今AI等金融科技及算法逻辑的学习和使用,大家都在不断迭代。同时,主观和量化,在投研、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都在持续投入。此外,中国财富管理行业持续发展增长,主观和量化都为投资机构和投资者的资产配置提供了具有自身特色的配置选择。
在继续浏览本公司网站前,请您确认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是一名“合格投资者”。“合格投资者”指根据任何国家和地区的证券和投资法规所规定的有资格投资于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专业投资者。例如根据我国《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合格投资者的标准如下:
一、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1、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2、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前款所称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
二、下列投资者视为合格投资者:
1、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等养老基金、慈善基金等社会公益基金;
2、依法设立并在基金业协会备案的投资计划;
3、投资于所管理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
4、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投资者。
如果您继续访问或使用本网站及其所载资料,即表明您声明及保证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为“合格投资者”,并将遵守对您适用的司法区域的有关法律及法规,同意并接受以下条款及相关约束。如果您不符合“合格投资者”标准或不同意下列条款及相关约束,请勿继续访问或使用本网站及其所载信息及资料。
投资涉及风险,投资者应详细审阅产品的发售文件以获取进一步资料,了解有关投资所涉及的风险因素,并寻求适当的专业投资和咨询意见。产品净值及其收益存在涨跌可能,过往的产品业绩数据并不预示产品未来的业绩表现。本网站所提供的资料并非投资建议或咨询意见,投资者不应依赖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及资料作出投资决策。
与本网站所载信息及资料有关的所有版权、专利权、知识产权及其他产权均为本公司所有。本公司概不向浏览该资料人士发出、转让或以任何方式转移任何种类的权利。